close
上週五參加了幸曼玲教授的研習-國際閱讀評比分析與閱讀理解策略教學
教授提到:
台灣教育哲學~早早學;多練習,但卻忘了培養孩子「如何去思考」以及「培養他們閱讀的興趣」
我們的孩子生活經驗不足,讀不懂下列類型的文章
社會科最常出現非連續文本,也是我們孩子閱讀能力所不足的部分
教學應是與學習者結合,重視"習得歷程"
三年級前的孩子要學的昰-學習閱讀
四年級以後的孩子要學的昰-透過閱讀來學習
但我們都忙著直接告訴孩子答案,而忘了要讓孩子自己去想
因此我們老師應該好好思考這些問題~
下午場是請了網溪國小楊美玲老師,
直接帶我們實作--摘要教學策略
提到幾個重點
*摘要時刪掉的地方,寫作時要補上去,內容才會豐富
*摘要:從說明文開始會較容易
*四人一小組,一開始教師示範和全班共作,等熟練後,可單獨完成(用週二教師晨會時請學生寫摘要學習單)
*用鉛筆刪除,螢光筆保留,最後寫到學習單上
*在進行各項策略前,先從「理解監控」開始
*老師明白的示範,讓學生看到別人怎麼做
*老師要教得是學生不懂的,而不是教老師想教的而已
總之~這些策略要在班級中運用,
一開始一定是需要經過許多的磨練與耐性,
但只要老師清楚的示範,
孩子學習的能力是我們無法想像的!
全站熱搜